谈家桢生命科学奖

谈家桢
生命科学奖

2018



2018年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
刘默芳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刘默芳研究员从事生物医学研究,聚焦非编码RNA在人类疾病中的功能机制,取得了系列创新性成果,揭示了miRNA在肿瘤中的新调控机制,解析了PIWI/piRNA在精子发生及男性不育中的新功能,为男性不育症的精准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策略。

教育经历

1987.09-1991.07 华东理工大学生化工程系生化专业 本科生
1991.09-1994.07 华东理工大学生化工程系生化专业 硕士研究生
1997.09-2000.08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 博士研究生
2000.09-2004.10 美国国家健康研究院国立癌症研究所(NIH/NCI) 博士后

工作经历

1994.07-1997.09  华东理工大学生化工程系生化教研室 助教

2004.10-2006.01  美国约翰霍浦金斯医学院分子遗传系 研究助理

2006.01-2010.05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副研究员

2010.05-2012.04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研究组长(PI)、副研究员

2012.04-至今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研究组长(PI)、研究员

主要贡献

  1. 首次揭示Piwi基因突变致男性不育并揭示了其致病机理。男性不育是当前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和人口健康问题。刘默芳团队通过筛查大量非梗阻性无精/少弱精症患者,发现了一类拮抗PIWI蛋白泛素化修饰降解的Piwi突变,并通过构建小鼠模型证明此类突变直接导致雄性不育。该研究还在机制层面首次揭示PIWI启动精子形成中组蛋白-鱼精蛋白交换的重要功能。基于此发现,还设计了干预策略,有效拯救了突变小鼠的精子形成缺陷、提高了精子活性。该项研究兼具深度与广度、理论与应用前景,从人类遗传学出发,结合动物模型和深入的机制研究,为此类男性不育症的精准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策略。此项研究成果于2017年6月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Cell、申请获得发明专利1项,得到Nat Rev Urol、Reprod Biol等知名学术期刊亮点专评,被认为是男性生殖领域的重要创新性发现,首次发现Piwi基因突变致男性不育,同时为解析精子形成中鱼精蛋白-组蛋白交换的启动机制这一生殖与发育生物学的重要生物学问题提供了重要线索;被央视新闻、东方卫视、解放日报等主流新闻媒体和多家国内外门户网站报道,并入选2017年“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2017年第二季度“中科院科技创新亮点成果” 6项成果之一(是其中唯一入选的生命科学研究成果)等。

  2. 揭示了piRNA及其结合蛋白PIWI在精子发生中的新功能。发现小鼠piRNA在精子形成后期触发其结合蛋白PIWI(MIWI)经APC/C-泛素化降解的新途径和piRNA诱导PIWI降解的新功能,揭示piRNA与MIWI蛋白以协同模式在精子形成后期被共同清除、piRNA作为“配体”调控其结合蛋白泛素化修饰的新机制,并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蛋白泛素化降解调控模式(Dev Cell, 2013)。该成果得到Dev Cell、Asian J Androl等学术期刊专评,认为这一工作对非编码RNA及生殖研究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指出此项研究中所建立的高效慢病毒睾丸转导技术体系实现了方便的生殖细胞体内基因操作,弥补了目前无体外系统研究精子发生的缺憾,对于同领域的研究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此外,还发现小鼠粗线期piRNA指导精子形成后期mRNA大规模降解,揭示了精子变态后期mRNA清除的一种重要机制(Cell Res, 2014; Cell Res, 2015);其中一项成果以“cover story”发表,并得到Cell Res亮点专评,认为这一工作揭示了piRNA除沉默生殖细胞基因组的转座元件外还具有靶向调控编码基因的新功能,这一发现对piRNA领域至关重要;该研究论文入选2016年中国科协“生命科学与基础医学10篇优秀论文”。

  3.发现miRNA是炎症相关肿瘤发生及肿瘤细胞代谢的关键性调节因子(Cancer Res, 2010; EMBO J, 2012; Cell Res, 2012; Cell Res, 2014; EMBO J, 2015; Oncogene, 2016; Cancer Res, 2017),这些研究结果对了解炎症相关肿瘤的发生机制及肿瘤细胞代谢调控具有重要意义,并为靶向肿瘤糖酵解抑制肿瘤发生发展提供了新的潜在药靶分子;其中1篇研究论文(Cancer Res, 2010)入选2010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1篇研究论文(EMBO J, 2012)被A-IMBN亮点专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