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9-2008.12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与中国农业大学联合培养 博士学位
2008.12-2009.09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科研人员
2009.10-2012.02 美国哈佛大学 博士后
工作经历
2012.03-今 哈尔滨工业大学 教授
2016.07-今 哈尔滨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
主要贡献
1. 艾滋病病毒毒性因子 Vif 拮抗人天然免疫系统的分子机制。利用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方法,从原子水平解析了艾滋病病毒 Vif“劫持”人 CBF-β以及 CUL5 E3 连接酶等五元复合物拮抗人 APOBEC3 天然免疫家族蛋白的结构基础,破解了 30 余年来艾滋病病毒 Vif 三维结构的谜团。
2. 细菌适应性免疫系统及其被噬菌体 Anti-CRISPR 拮抗的分子基础。通过解析几种重要类型的 CRISPR-Cas 系统(CRISPR-Cpf1、CRISPR-C2c1、CRISPR-Cas9)的结构和功能机制以及噬菌体 Anti-CRISPR 抑制 CRISPR-Cas9 活性的分子机制,揭示了细菌的免疫系统和噬菌体的防御系统的工作机理以及它们共进化的分子机制,同时也为理性设计、改造 CRISPR-Cas 系统使之成为专一的、高效的基因编辑系统提供关键结构基础。
3.合作研究成果:免疫应答模式识别受体 NLRC4 维持自抑制的结构生物学基础
NOD 样受体为一类细胞质内的模式识别受体,通过识别进入胞内的病原分子引起细胞免疫应答,是机体天然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NLRC4 作为 NOD 样受体家族成员,通过识别细菌的鞭毛蛋白和III型分泌系统的成分,引起宿主细胞免疫反应。该研究通过结构生物学和生化实验揭示了 NLRC4 维持自抑制的机制,同时也是该家族中第一个被解析的近全长的蛋白晶体结构,该结构基础对于研究和认识感染引发的炎症相关疾病发生的分子机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