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家桢生命科学奖

谈家桢
生命科学奖

2018



2018年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
刘峰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刘峰从遗传和表观遗传调控等角度,系统阐释了造血干细胞产生、维持和分化的作用机制,完善了血液发育的动态调控模式。已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Nature、J Exp Med、EMBO J、PNAS、Blood、Dev Cell、Nat Commun和Cell Res等杂志发表论文50篇。

教育经历

1993/9-1996/6,浙江大学,遗传学,硕士

1996/9-1999/12,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分子遗传学,博士

2000/01-2002/12 新加坡国立大学,分子农业研究院,博士后

工作经历

2003/01-2005/12     美国范德堡大学,医学院,博士后

2006/01-2009/02    英国牛津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MRC Research Scientist

2009/3-至今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膜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

主要贡献

  (1)在造血干细胞命运决定和产生过程中,发现信使RNA的m6A甲基化修饰(Nature, 2017)、Gpr183(Cell Res, 2015)、炎性信号(Blood, 2015)、转录共抑制子Ncor2(Blood, 2014)、BMP和ERK信号通路形成的调控网络(Nat Commun, 2014)以及ETS转录因子Fev(Blood, 2013,封面文章)等起关键调控作用。

  (2)在造血干细胞的维持阶段,5-羟色胺(J Exp Med, 2017)、Rpc9(Development, 2016)、miR-142-3p(Cell Res, 2013)、血管微环境(Dev Cell, 2017)和血液流动的调控是必需的(Blood, 2011)。

  (3)在血细胞分化阶段,阐释了Irf4a在淋/髓系命运转换、Klf3和Klf6调控红细胞成熟以及Foxn1在造血干细胞向T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4)发现DNA甲基化修饰在早期胚胎左右不对称发育中的调控作用(EMBO J,2017)。

  (5)应邀撰写多篇关于血液发育和分化的综述文章(Dev Comp Immunol, 2013; Biochim Biophys Acta, 2013; Blood Cells Mol Dis, 2013; Genomics Proteomics Bioinformatics, 2015; Curr Opin Hematol, 2016; Front Cell Neurosci, 2017)。

  上述研究成果不仅拓展了人们对于血细胞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的认识,还将为体外造血提供新思路。其中,诸多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课题组的合作研究成果“m6A调控造血干细胞产生”发表后,在本领域受到极大关注,美国芝加哥大学何川教授在Biochemistry(2017 Nov 21;56(46):6077-6078)、加洲大学洛杉矶分校林硕教授在J Genet Genomics (2017 Oct 20;44(10):473-474) 杂志发表专题评述并对该成果给予高度评价,《中国科学》和《遗传》等杂志也刊登了专题报道,与此同时,国内诸多媒体对该成果进行了报道,包括: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MedSci和BioArt等。该成果被中国科协评为2017年“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之一。此外,Fev调控造血干细胞产生、血液流动有助于造血干细胞维持以及Irf4a调控淋系/髓系细胞命运决定等成果均被F1000收录并重点推荐。

  在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方面,刘峰博士除积极参加相关领域国际学术会议,了解学科最新研究动态外,还参与筹备和组织多次国际会议学术交流活动。包括:2011年的第五届亚洲-大洋洲斑马鱼大会、2013年的北京国际血液发育研讨会以及2016年北京国际干细胞及血液发育论坛。上述会议的顺利举办,为国内从事斑马鱼和血液发育研究的科研人员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平台,提供了探讨和合作探索前沿热点研究课题的机会。与此同时,课题组与牛津大学Roger Patient团队在血液发育领域进行了广泛的合作研究(Blood, 2011/2013)。